懷進鵬部長接受《焦點訪談》采訪: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
11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焦點訪談》推出“擘畫新藍圖”系列報道第三期獨家專訪,聚焦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相關內容。其中,教育部黨組書(shu)記、部長懷進鵬接受了采訪。
中國(guo)式現代化,民生為大。“十(shi)四五”期(qi)間,我國(guo)民生保障扎實(shi)穩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gu)拓展(zhan),黨(dang)的二十屆(jie)四中全會提出(chu)了“十五(wu)(wu)五(wu)(wu)”的主要(yao)目標,要(yao)求在未來五(wu)(wu)年,人民生活品質要(yao)不斷提高。“十五(wu)(wu)五(wu)(wu)”期間,這(zhe)一目標應該如(ru)何(he)實現?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zhong)共中(zhong)央關于(yu)制定國民(min)(min)經(jing)濟和社(she)(she)(she)會發展(zhan)第十五(wu)個五(wu)年(nian)規劃的(de)建議》將堅(jian)持人民(min)(min)至上列(lie)為經(jing)濟社(she)(she)(she)會發展(zhan)必須(xu)遵循的(de)原則之(zhi)一,并強調(diao),未來(lai)五(wu)年(nian)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min)(min)生力度,扎實(shi)推進全體人民(min)(min)共同富裕。在推進過程中要堅(jian)持盡(jin)力而為、量(liang)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chu)性、兜底性民(min)(min)生建設,解決好人民(min)(min)群(qun)眾急難愁盼(pan)問(wen)題,暢通社(she)(she)(she)會流(liu)動渠(qu)道(dao),提高(gao)人民(min)(min)生活品質(zhi)。
教育公平(ping)(ping)是(shi)社會公平(ping)(ping)的重(zhong)要基礎(chu)。我(wo)國(guo)已(yi)經建成了世(shi)界上規(gui)模(mo)最大(da)的教育體系,基礎(chu)教育已(yi)經達(da)到了世(shi)界高收入國(guo)家(jia)平(ping)(ping)均(jun)水(shui)平(ping)(ping),為每一個孩子平(ping)(ping)等(deng)接受教育提供了堅強保(bao)障(zhang)。當前,我(wo)國(guo)人口(kou)發展出現(xian)了新特征(zheng):小學(xue)在(zai)校生規(gui)模(mo)已(yi)在(zai)2023年(nian)達(da)峰,初中階段(duan)預計(ji)明(ming)年(nian)達(da)峰,高中階段(duan)將在(zai)2029年(nian)達(da)峰,高等(deng)教育學(xue)齡人口(kou)將在(zai)2032年(nian)達(da)峰。
教育(yu)發(fa)展(zhan)面臨(lin)著結構優化(hua)與(yu)質量提升的雙重任(ren)務(wu),《建議》對如何辦好(hao)人(ren)民滿意(yi)的教育(yu)進行了部署。其中(zhong)要求,健全與(yu)人(ren)口變化(hua)相適(shi)應的教育(yu)資源(yuan)配置機制,擴大(da)學齡人(ren)口凈流入城(cheng)鎮的教育(yu)資源(yuan)供給。穩步擴大(da)免費(fei)教育(yu)范圍,探索延長(chang)義(yi)務(wu)教育(yu)年(nian)限。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哪里人口流入多,學位緊張,資源就應該優先向那里傾斜。比如擴大學齡人口集中城鎮的教育供給,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寄宿制學校配套,實施好縣域高中振興計劃,擴大優質本科招生規模和能力。同時還將推動高考綜合改革,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加快探索推進均衡派位、登記備案等中考多元錄取機制。將通過政策和制度的設計來淡化競爭,減少焦慮,比如最近教育部研究出臺(tai)了加強(qiang)中小學心理(li)健康工(gong)作的10條舉措,通過(guo)推(tui)進實施全員育心制(zhi)度,健全部門(men)協(xie)同防(fang)護(hu)機(ji)制(zhi),更好地呵護(hu)學生(sheng)成長和(he)全面發展,讓學生(sheng)身體(ti)更加強(qiang)健,心理(li)更有韌性。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從黨的二十大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開始,就確立了其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定位。此次《建議》進一步明確,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ming)和(he)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yu)強國、科(ke)(ke)技(ji)強國、人(ren)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chuang)(chuang)新體(ti)系整(zheng)體(ti)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chuang)(chuang)新能力(li),搶占科(ke)(ke)技(ji)發展(zhan)制(zhi)高(gao)點,不斷催生(sheng)新質生(sheng)產力(li)。
教育部黨組書記(ji)、部長懷進鵬:充分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律的準確把握和洞察,對人才支撐、創新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內在規律的深刻把握;充分表明教育已經成為支撐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戰略要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組成部分。這更需要我們把教育系統有機地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系統,實現創新、產業、資金、人才的有效融合,助力提升、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支撐國家創新效能的“頂天”和體現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基礎的“立地”,是這次四中全會最鮮明的意義,也是(shi)我們未(wei)來(lai)努力的重大方向(xiang)。
如何(he)一(yi)體(ti)推(tui)進教(jiao)育(yu)科技人(ren)才高質量發(fa)展?《建議(yi)》從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入手,并對“為(wei)誰培育(yu)人(ren)才、培育(yu)什么樣的人(ren)才、如何(he)培育(yu)人(ren)才”這(zhe)一(yi)根本問題(ti)作出了(le)系統性部署(shu)。
教育部黨組書記(ji)、部長懷(huai)進鵬:我們將(jiang)重點推(tui)進高校分類(lei)改(gai)革和(he)區(qu)域(yu)結構(gou)布(bu)局,同(tong)步建(jian)設(she)好國家(jia)人才供需大(da)平(ping)臺,以(yi)國家(jia)戰略和(he)區(qu)域(yu)發(fa)展需求(qiu)為導向(xiang),優(you)化調整學(xue)科(ke)(ke)專業(ye)設(she)置,對人工智能(neng)、集(ji)成電(dian)路、生命科(ke)(ke)學(xue)、新(xin)能(neng)源(yuan)、量子科(ke)(ke)技等國家(jia)戰略和(he)經濟(ji)社(she)會(hui)發(fa)展前(qian)沿領域(yu),大(da)力加強并推(tui)動國家(jia)學(xue)院建(jian)設(she),不斷深化卓越工程師培養改(gai)革和(he)卓越哲(zhe)學(xue)社(she)會(hui)科(ke)(ke)學(xue)人才隊(dui)伍(wu)建(jian)設(she),以(yi)超常規(gui)方式把頭部高校、頭部企業(ye)、科(ke)(ke)研(yan)機構(gou)以(yi)及社(she)會(hui)多種創新(xin)平(ping)臺有(you)效地集(ji)聚起來,推(tui)進國家(jia)交叉學(xue)科(ke)(ke)中(zhong)心建(jian)設(she),讓基礎學(xue)科(ke)(ke)、基礎研(yan)究為我們長遠(yuan)發(fa)展作出更大(da)的貢獻(xian)。